论道教研,再谱华章——生化院2025届毕业论文总结暨指导经验交流会圆满举行
2025 年 5 月 7 日,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在知化楼 206 会议室召开2025届毕业论文总结与指导心得分享交流会。生化院盛希群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会议由生物技术教研室承办,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檀星老师担任主讲人。此次会议旨在总结2025届毕业论文工作,搭建深度交流平台,提升毕业论文指导质量,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筑牢根基。
会议伊始,盛希群院长总结了2025届毕业论文工作的优点和不足,并站在学院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,对未来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。他强调,教师要以 “匠心育人” 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位学生,密切与学生沟通,积极指导毕业论文过程,指导教师既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、尊重个性差异,鼓励学生大胆实践,也要以严格的学术标准规范论文指导全过程。同时,盛院长号召全体教师发扬 “顾全大局、勇挑重担、甘于奉献、乐观向上” 的生化精神,持续加强自身学习,不断更新知识储备,提升科研与教学指导能力,切实发挥教师在学生学术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用。
交流会上,檀星老师围绕毕业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、指导过程和评阅过程心得展开深入分享。他首先点明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,指出其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,更是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重要培养载体。在论文规范方面,他对照教育部最新文件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,详细解读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标准。从封面、目录到正文、参考文献,檀星老师均展示了规范模板,并重点强调论文体例规范和图表编号、公式标注、字体字号等易被忽视的细节。他特别指出,应用型本科论文需突出 “实践导向”,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增加案例分析、数据实证等内容,体现研究成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。在指导过程心得分享中,檀星老师以时间轴为脉络,将指导过程划分为选题筹备、开题攻坚、研究推进和终稿打磨四个阶段,突出关键时间节点。他着重讲解了如何指导学生优化论文结构,通过 “倒金字塔写作法”,先突出研究成果结论和实践价值,再展开论述过程,提升论文可读性。针对论文评阅过程,檀星老师结合往届论文评审案例,剖析了常见的扣分项。他指出,评审专家更关注论文的逻辑构建和写作规范性,教师需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论文框架构思和数据收集及格式规范检查,确保论文质量达标。
此次交流会上,盛希群院长的讲话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指明方向,檀星老师的经验分享则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路径。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机制,推动指导工作向规范化、科学化迈进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生物与化学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专业人才。